标王 热搜:
 
 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公告中心 » 行业趋势
瓮安:农田水利变美 群众脱贫变富
 [打印]添加时间:2020-07-22   有效期:不限 至 不限   浏览次数:279
 水是生命之源、生态之基,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。瓮安县全境属长江流域,大部分地区为乌江水系,小部分为沅水上游。水资源开发利用始于明、清,因喀斯特地貌特征,水资源分布不均,全县境内很多地区缺水严重。建国后,经过70年来水务人始终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水利建设放在心上,坚持真理、任劳任怨,现已建成小(2)以上水库45座,蓄水6583.7万立方米;小(2)引水工程200余处,引用流量5.24立方米/秒;小(2)型以上提水站48处,装机1798.5千瓦。人均灌溉面积达到0.9亩以上,形成了蓄引提相结合、兴利除害与防洪保安相适应的水利工程体系,有效改善和保障了全县缺水地区农田灌溉和产业用水问题,为群众增收增产和扶贫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
江界河灌溉山塘

  从明代起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,经历了约500余年的治水历史,全县仅有古老工程208处,除34处永久性工程外,其余174处均属简单河堰、筒车、塘坝等临时性工程,蓄水39万立方米,引用流量1.4立方米/秒,灌溉农田1.6万亩,占当时田面积10.2%。由于水利设施较少,无力抗御水旱灾害。特别是民国十三年(1924年)夏旱,谷物欠收。翌年春荒发生,广大群众靠吃草根树皮度日,逃荒讨口等现象较为普遍,饿殍遍野。1950年,瓮安人民在各级党委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,为了发展工业生产和农业灌溉,按照中央“在今后二至三年内初步消灭严重水患,同时兴修灌溉工程减轻旱灾”的指示,依靠农村互助合作,开展水利普查,恢复原有工程,积极发展小型水利。并根据县内山多耕地少,田土分散等条件,因地制宜开展以蓄为主、小型为主、分片灌溉为主的设施建设,积极兴建山塘水库,有计划地兴建引提工程。上世纪60年代,草塘三佰栳田多水少,灌溉无保证,农业生产时好时坏。“好个三佰栳,三年两不靠;冬天无水吃,春来水不消;哪年丰收了,白米无人要”这句民谣就是当时缺水其真实写照。后来三佰栳水库建成后,解除了三佰栳大坝的旱涝威胁,当地群众立碑为记,镌刻着这样一首歌谣:“好个三佰栳,旱涝根除掉,年年得丰收,全靠党领导”。